近年来,吉安市加快了经济发展步伐,通过加大对产业的支持和引导,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城市发展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高铁新区作为吉安市的重点开发项目,得到了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该新区位于吉安市的西南部,紧邻赣江和高铁线路,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交通便利性。高铁新区规划建设以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等为主导产业,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资本和人才,打造创新创业的热土。
——◎ 吉安市投资优势◎ ——
1、区位优势
江西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东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毗邻赣江,东隔赣江与井冈山市相望,西与新余市相邻。吉安市紧邻赣江,,使得吉安市具备了便捷的水运条件,可以与江西省各地通过水路进行联系和交换。赣深高铁通车,吉安跨入高铁时代,全面融入全省1小时交通圈,辐射周边省市3小时生活圈,接轨长珠闽经济圈。
3、资源优势
矿产资源:吉安市的矿产资源包括金矿、银矿、锡矿、钨矿、铜矿、铅锌矿、磷矿、煤炭矿等。吉安市的金矿资源丰富,是江西省主要的金矿产区之一。吉安市的矿产资源丰富多样,金、银、锡、钨等贵重金属矿产是该地区的重点矿产资源。这些矿产资源的开采对吉安市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建设都起到了要的推动作用。
水电资源:吉安市的主要河流有赣江、抚河、泰和河等,其中赣江是江西省最大的河流,流经吉安市的吉州区、青原区等地。这些河流具有丰富的水量和水力资源,适发展水电能源。同时井冈山水电位于井冈山市,是吉安市最大的水电站之一。吉安市丰富的水电资源,水电站的建设和发电能力的提升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合理开发利用水电资源也有助于降低能源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4、气候优势
师宗吉安市的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7℃,年均日照1400小时,年均降水量1500-1800毫米,有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征。吉安市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势东高西低,整体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特点。市区位于赣江的南岸,江面海拔在50米左右,而市区内的山地则相对较低。吉安市的周边地区多为丘陵和山地,其中最高峰为青岗山,海拔达到1740米。整体而言,吉安市的地势相对平坦,适宜农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
——◎ 投资平台◎ ——
◎国家级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创建时间:2001年11月级别:国家级
规划面积:114平方公里
主导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新型材料产业和先进制造产业
园区简介:2021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65.75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27.4亿元,增长5.3%。科技支撑能力增强,研发投入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0.8%,获批院士工作站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所,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32个,建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30个,高新技术企业88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48%,新增专利591件,同比增长15.8%。获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获评国家第三批绿色园区。
◎吉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创建时间:1993年级别:国家级
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
主导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大健康食品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精密机械制造产业
园区简介:吉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吉泰走廊核心区域,2006年被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为省级开发区,并更名为“江西吉安工业园区”。2015年9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2021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7亿元,同比增幅为9.93%。
——◎ 8大投资优惠政策◎ ——
1.用地扶持 重资产建设扶持
鼓励新上项目龙头企业节约集约用地,对亩均投资强度达到省标准的龙头企业项目,由受益财政按不超过项目用地出让底价90%安排奖励资金,用于支持新上项目基础 设施建设。
2.重资产建设扶持
对需政府代建项目厂房及厂区道路、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龙头企业项目,在地政府或园区按照项目规划进行代建,企业自厂房验收交付之日起5年内完成回购。代建方也可将其代建的厂房及其它基础设施,以股权投资的方式投资企业。
3.设备扶持
对龙头企业一次性新增投入1亿元以上的新购设备、技术改造和机器换人项目,由受益财政按一定比例给予项目新购生产型设备奖补,最高比例不超过新购设备款的20%。
4.搬迁扶持
对新引进从市外搬迁落户本市的龙头企业,根据项目投资和纳税规模的大小,由受益财政按一定比例给予企业搬迁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5.物流补贴扶持
新上项目龙头企业,根据项目投资和纳税规模的大小,可对企业货物物流运输费用,由受益财政按照年物流运输费用总额10%的比例给予财政补贴,累计补贴不超过3年,补贴额度每年不超过300万元。
6.流动资金扶持
对新上项目龙头企业,根据项目投产后正常生产所需,由受益财政协助企业解决最高不超过新上项目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15%的流动资金贷款或给予一定的贴息补助,贴息期限不超过3年。
7.创新发展扶持
鼓励龙头企业加大科研投入,由受益财政按其当年新购研发设备款的30%给予资金扶持。
对龙头企业成功创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等研发机构的,由受益财政采用后补助的方式给予企业500万元的资助。
8.上市扶持
各地设立上市发展专项资金。对在主板上市的龙头企业,由受益财政给予1000万元的奖励;对在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龙头企业,由受益财政给予600万元的奖励;对在“新三板”挂牌的龙头企业,由受益财政给予100万元的奖励。
——◎ 六大产业集群投资机遇与机会◎ ——
◎吉安主导产业引领:电子信息产业
电子信息是吉安市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支柱性首位产业。目前集聚电子信息企业100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400多家,是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形成了LED照明、触控显示移动智能终端、电子电路板、5G制造、新兴信息六大产业集群,触控显示产业占据全国市场10%以上的份额,LED照明产业拥有全国3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LED发光二极管占全国70%的份额。2021年,百亿企业达3家,电子信息首位,产业营业收入增长19.5%达1936.9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44%。
◎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
涵盖中医药、保健食品、保健美容化妆品、保健器材和生活用品等领域。原材料种植.历史悠久,人工种植的植物药材达30种,优质地产药材10余种。中药材和健康保健品原材料种植面积达24万亩,其中商州枳壳、车前子、黄栀子3个品种经国家认定为道地中药材,龙脑樟作为吉安的地标植物,是目前全球提取天然冰片最优质的珍稀种源,2005年荣获国家颁发的原产地标记注册证。目前拥有丸剂、颗粒剂等9大系列,300多个品种;国家
中药保护品种10个。吉安还是全国药用香料油集散地,松脂、松香产量占江西省的60%以上。2021年,全市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124亿元。
◎先进制造产业
着力提高自主设计和制造大型成套装备、高新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基础件水平,发展高端数控机床、精雕机、中高压精密液压元件及部件、高效节能输变电设备、微型马达、超高压电力电缆、密封元件及模具等产品,培育出江西电缆、杰克机床、瑞鹏飞、大宇智能、唯冠油压等一批骨干企业。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达200家。数控机床、中高压精密液压元件及部件、电线电缆等技术水平具有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水平。
◎绿色食品产业
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绿色食品企业200户,形成了粮油加工、畜禽加工、果蔬加工、酿酒、乳制品及饮料制造、绿色茶叶加工等门类齐全的食品工业体系。培育出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娃哈哈饮料、江西金佳谷物、泰和大北农饲料等80余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骨干企业。
拥有6个中国驰名商标,10个江西名牌产品,143个江西省著名商标。泰和乌鸡、狗牯脑茶、安福火腿、遂川板鸭等产品驰名海内外。
◎新型材料产业
以特种有色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化学新材料为重点,突出发展铜及铜合金精深加工、高纯稀贵金属及键合线功能材料、高纯稀土氧化物、碳酸钙深加工、特种玻璃、改性树脂、高端含氟聚合物等产品研发、生产,打造了永丰纳米碳酸钙、遂川硅晶新材料等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了思立科、冠德新材料、广源化工、殷莱特化工等一批骨干企业。
◎文化旅游产业
文化产业已有涵盖广播影视、报刊传媒、印刷出版、文化创意、演艺娱乐和艺术培训等行业的文化产业法人单位2913家,培育了1个国家级印刷包装产业基地和9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5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7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企业。全市现有国家A级景区49个,其中国家5A级景区1个、国家4A级景区12个。
——◎ 吉安欢迎您◎ ——